课程编号 |
020101E |
课程名称 |
体育 |
授课学期 |
第1-4学期 |
课程类别 |
公共基础课 |
总学时 |
128 |
学分 |
4 |
适用专业 |
物联网工程专业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先导课 |
无 |
后续课 |
无 |
学习
目标 |
知识目标 |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
指标点11-1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和养护身体的知识与方法,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
知识目标具体内容 |
1、掌握两项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两项体育运动的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
4、掌握安全急救逃生等相关知识技能。 |
专业能力
目标 |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
指标点11-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 |
专业能力目标具体内容 |
1、通过体育学习和训练,具有良好体育道德、团队意识及团结协作取得比赛胜利的能力;
2、具备独立学习体育技术的能力;
3、具备制定运动处方的能力;
4、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
|
方法能力
目标 |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
指标点9-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针对某一新技术点进行突击攻关,解决某一具体问题。
指标点9-3 能够针对某个问题或活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动手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方法能力
目标具体内容 |
1、熟练掌握两项体育项目运动技术;
2、具有科学评定身体健康的能力,科学制定健身计划,能够处理常见的体育损伤。 |
社会能力
目标 |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
指标点10-2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体现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良好素养。
指标点12-2 能够组成团体进行某项集体活动,担任其中某个角色,能够从团队整体利益出发做好个人工作。 |
社会能力
目标具体内容 |
1、通过体育学习和训练,体制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2、了解体育观赛礼仪,具备文明观赛的素质;
3、通过体育学习和训练,具有公平竞争、永不放弃的比赛精神及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能力。 |
学习成果要求 |
1、 掌握两项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大学体育课程考试;
2、 2、通过体育课教学与训练,95%左右的学生通过大学生身体机能测试;
3、 3、少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经过专门训练在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的要求 |
无
|
本课程完成后学生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
任务一:体育理论应知应会(4+4)
4、 掌握两种体育项目技战术的基本知识;
5、 了解体育锻炼的基本方式方法;
6、 体育赛事欣赏、组织方面的知识;
7、 了解野外生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运动技能应知应会 (40+40)
1、 掌握两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掌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
任务三:身体健康应知应会(4+4)
1、 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的知识与方法;
2、 能合理选择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通过体育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任务四:适应社会应知应会
1、 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良好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2、 能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 了解和掌握球类比赛裁判法及比赛组织编排方法。 |
评价与考核 |
考核项目 |
评分方式 |
课堂考核(90%) |
出勤情况(10%) |
考勤评分 |
专项考试(50%) |
专项测试评分 |
素质考试(30%) |
身体素质测试评分 |
理论考试(10%)
|
体育理论知识试卷 |
试卷评分 |
师资标准条件 |
1.具有体育教育获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取得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
2.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
3.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
4.熟练掌握体育课教学及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5.具有一定的教学改革及科研能力。 |
设施设备要求 |
1. 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场地;
2. 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器材;
3. 有满足身体机能测试的仪器及实验室。 |
教材编写或选用标准 |
1.使用教材为我部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联合编写的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当代大学体育教程》,并为经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教材;
2.选用教材需是一部集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体育教材,既是教师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参考书,又是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的指导书。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