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
010303 |
课程名称 |
工程力学 |
授课学期 |
第3、4学期 |
课程类别 |
学科基础课 |
总学时 |
68+4 |
学分 |
4.5分 |
适用专业 |
物流工程 |
课程性质 |
必修 |
先导课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
后续课 |
土木工程材料、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工程概预算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
指标点1-2 掌握物流工程相关力学知识(工程力学等知识); |
知识目标具体内容 |
1. 掌握各种常见约束并对物体系统进行受力分析;
2. 掌握力、力矩、力偶的概念和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的计算;
3. 熟悉力系的简化方法;
4. 掌握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平衡时约束力的计算;
5. 了解点和刚体的简单运动;
6. 掌握变形体的基本假设和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7. 掌握用截面法求四种基本变形杆件的内力和绘制内力图;
8. 掌握四种基本变形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9. 掌握压杆稳定的基本公式和计算;
10.掌握平面应力状态的分析计算;
11.熟悉低碳钢和铸铁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 |
专业能力
目标 |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
指标点3-1 能够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提出解决方案和技术需求; |
专业能力目标具体内容 |
1. 具备对物体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分析图的能力;
2. 具备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平衡时约束力的能力;
3. 能够对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有明确的认识;
4. 具备对简单受力杆件进行力学分析建模的能力;
5. 具备画出基本变形杆件的内力图的能力;
6. 能够对工程杆件的一些力学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
方法能力
目标 |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
指标点5-1 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测绘专业软件和常用工程软件的应用能力;
指标点5-3 理解工程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必要性、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 |
方法能力
目标具体内容 |
1. 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
2. 具备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和网络进行查询、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 具备力学分析建模的能力;
4. 能够正确使用图、表等技术语言进行表达与沟通。 |
社会能力
目标 |
支撑的可考核指标点 |
指标点9-1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协调处理项目各方关系; |
社会能力
目标具体内容 |
1. 进行试验过程中,具备积极主动、团结协作的能力;
2. 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过程中,具备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3. 具备应用知识以及总结、归纳经验的能力; |
学习成果要求 |
1. 能够对工程实际进行合理的简化,抽象力学模型。
2. 能够应用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求解工程中的约束力问题。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工程杆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初步计算。
4. 能够解释低碳钢、铸铁等杆件在受力时的破坏现象。
5. 具备初步设计受力杆件的能力。 |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的要求 |
先修课一《高等数学》完成后应知应会
1. 掌握极限的概念和导数的计算;
2. 掌握不定积分的计算和积分常数的确定;
3. 掌握定积分的计算;
4. 熟悉多元函数微分学和多元函数积分学;
5. 掌握向量的概念和基本计算;
6. 了解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
先修课二《大学物理》完成后应知应会
1. 理解力学部分的相关概念;
2. 理解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概念。 |
本课程完成后学生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
任务一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知应会(6学时)
1. 掌握静力学基本公理;
2. 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
3. 能够画出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任务二 平面力系应知应会(16学时)
1. 掌握力、力矩、力偶的概念及性质;
2. 掌握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
3. 熟悉各种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4. 掌握应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约束力。
5. 掌握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
6. 掌握滑动摩擦的概念和计算;
7. 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
任务三 运动学应知应会(6学时)
1. 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3.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
4. 能够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定理求解有关速度的问题;
5. 对常见平面机构能进行运动分析。
任务四 动力学三大普遍定理应知应会(4学时)
1. 掌握动量、冲量、动量矩、动能和功的概念和计算;
2. 了解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及应用;
3. 了解动能定理及应用。
任务五 轴向拉伸与压缩应知应会(8学时)
1. 掌握截面法求轴力,绘制轴力图;
2. 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3. 掌握轴向拉压时的虎克定律及变形计算;
4. 掌握低碳钢、铸铁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5. 能对铆钉、镙拴、销钉等连接件进行受力分析及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任务六 扭转应知应会(6学时)
1. 掌握扭转的概念;
2. 掌握扭转杆件的扭矩计算和画扭矩图;
3. 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及其应用;
4. 掌握扭转杆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方法和扭转强度计算方法;
5. 掌握扭转杆件扭转角计算方法和扭转刚度计算方法。
任务七 弯曲应知应会(14学时)
1. 了解平面弯曲的概念;
2. 掌握内力方程法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3. 了解微分关系法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4. 掌握梁横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公式和正应力强度计算;
5. 熟悉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切应力计算;
6. 掌握平面图形几何性质计算;
7. 理解挠度和转角的概念;
8. 熟悉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9. 了解计算弯曲变形的两种方法。
任务八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应知应会(4学时)
1. 理解一点应力状态的概念;
2. 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
3. 了解四种常用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
任务九 压杆稳定应知应会(4学时)
1. 理解稳定性的概念;
2. 掌握压杆的临界压力公式;
3. 掌握压杆稳定性计算的方法。
任务十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应知应会(4学时)
1. 熟悉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压缩实验;
2. 熟悉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拉伸实验;
3. 熟悉低碳钢与铸铁的扭转实验。 |
评价与考核 |
达成途径(考核方式) |
评分方式 |
出勤情况(10%*40%) |
通过考勤评分 |
平时作业(30%*40%) |
作业评分 |
课堂表现(30%*40%) |
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时的表现、随堂测验等 |
实验技能训练(30%*40%) |
试验准备、实验动手操作、试验数据处理 |
知识应用性试卷(60%) |
试卷评分 |
师资标准条件 |
1. 具有力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 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4. 熟悉力学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能担任材料力学实验的指导工作。 |
设施设备要求 |
ydd-1多功能材料力学实验装置 |
教材编写或选用标准 |
1. 必须依据本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要求标准编写或选用教材;
2. 教材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教材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教材中定理的论证和公式的推导力求简洁,将重点放在应用定理和公式分析、解决问题上;
4.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引用工程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理论;
5. 教材内容编排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