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山东交通学院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 专业建设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 培养目标 > 正文
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经验与问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佚名    专业建设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69    更新时间:2015/7/1           ★★★

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了以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为核心的转型发展探索。交通运输、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等4个试点专业在明晰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集约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质量标准上已取得初步成效,摸索了部分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说明如下:

一、  改革过程回顾

本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于20149月启动,参加由教务处组织的专题会议已有24次。材料学院改革成员参加了每次专题会议,组织教师与管理人员参与学习与讨论。学院也成立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落实本次改革,制定了工程进程表,已经完成的阶段性任务包括:

1. 2014.910-10.17

根据专业调研明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在学校专题会议上进行讨论;

2. 2014.11.20-12.5

进行课程群构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启动新课程标准制定。在此期间重点组织本学院专业课教师讨论专业课程的调整并在学校专题会议上进行讨论;

3. 2014.12.6-12.31

重点组织基础课教师参加专业讨论,明确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理念,改善基础课设置并在学校专题会议上进行讨论。选派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说课程标准比赛;

4. 2015.1-5

按照学校要求,全面进行课程标准的修订。在学校专题会议上,分3次分别集中展示了专业课课程标准、基础课课程标准与课外活动构建及实施标准;

5. 2015.5.15-6.15

总结已有的改革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录制了有关视频(包括: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定、课外活动体系建设共4个专题)。将有关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在网站进行展示。

二、  改革经验

1.目标管理理念逐步清晰并已经深入人心

在我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目标管理理念不清的问题。教师普遍缺乏对于本专业的关注,缺乏为专业服务的意识。这不仅仅是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也存在这个问题。这是长期以来教师对于办学理念理解不够清晰,仍然延续了学术型人才培养思路造成的。所以教师上课仅仅是为了完成讲课任务,至于课程为什么存在,对于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如何贡献,则几乎不去考虑。甚至有些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师连自己的上课对象都不清楚,不知道为哪个班上课。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入讨论,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全程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这是由市场需求决定了的,这一目标来源是不容怀疑的。各教学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进行了说服工作。我们不是研究型大学,我们一旦与市场脱节,与一线偏离,必将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

经过试点专业所进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探索,已经为解决目标管理理念问题提供了借鉴。各个专业的教师应形成教学团队,经常进行面对面的讨论甚至是争论,共同制定或学习人才培养体系逻辑图、专业矩阵图,明确先导课、后续课之间的关系,对于课程内容删繁就简,共同为优化课程体系贡献了力量。在制定课程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教师逐步提高了自己的目标管理意识。

2.专业定位更加明确

学院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组织教师及相关专家开展了专业定位讨论,并以PPT形式形成了专业定位汇报材料,主要内容包括:

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市场分析

结合专业调研,以翔实数据说明了本学院该专业的市场需求,包括就业率、用人单位情况;

为做到知己知彼,由近及远阐述了供给情况,即:举办相同专业的、与本学院该专业具有竞争的院校,分析了各院校专业定位情况。

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定位

体现本专业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落实我校“面向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与管理者”这一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分析了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所瞄准的交通事业一线岗位,本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毕业生的成长力。同时也分析了本专业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完成了课程体系构建

由专业负责人向全体任课教师说明了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构建方式,主要包括:

(1)制定并宣讲了人才培养体系逻辑图(图1)。借鉴工程教育认证中表1-4的具体要求,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可考核指标点教学活动课程标准评估评价与反馈调控顺序递进,层层解读,使每位教师明确了课程来源,牢固树立目标管理意识与为专业服务的思想;

 

 

 


1 人才培养体系逻辑图

 

(2)制定并宣讲了专业矩阵图。在专业矩阵图中,明确列举与描述了能力、知识、素质要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实质等效),分解出可考核指标点,落实每一门课程所在的具体位置,每一门课程必须找到所服务的可考核指标点;

(3)明确了课程体系的三大模块:课程(第一课堂)、课外活动(第二课堂)、自我教育。课程由本专业所有任课教师承担,课余活动由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与人员、任课教师共同承担。

4.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质量标准的制定

由学院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召集全体课程任课教师、课余活动承担人员制定了所有大学四年共计42门课程标准与所有课余活动标准,在学院与学校组织的专题会议上进行了展示与答辩。包括:

(1)任课教师参照形成的“**课程质量标准”word模板,撰写了自己承担的课程质量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全体教师集中讨论,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先导课与后续课的衔接关系;后续课对于先导课的具体要求;如何克服前后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具体内容如何服务于专业的可考核指标点要求;如何明确学习成果要求;

(2)基础课教师参加了专业教学团队,按照专业要求主动调整课程质量标准。

5.课程体系经过调整更加优化

改革之前的课程体系没有构建课程矩阵图,改革后使课程体系更加优化,更适用专业岗位需求,同时兼顾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要求。原来方案中的重复课程,与课程群联系不够紧密的课程,通过本次标准的制定,进行删除或优化(见表4.1);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学生执业能力培养,有些课程强化了实践环节。对于专业任选课程,原来只是根据教师需求开设,现在明确了根据专业岗位需求开设,例如专业任选课程中必选课程,实验室管理、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材料制备与合成方法和土工合成材料。

 

调整前

调整后

原因

增加课程

电子电工技术

使学生掌握工程安全用电知识,更好的适应专业岗位需求,并且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需求。

机械设计基础

使学生掌握实验或施工设备的机械基本原理及相关故障的辨识方法,同时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需求。注:专业任选课,原来未开设。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更契合培养目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的要求。注:专业任选课,原来未开设。

实验室管理

更契合培养目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的要求。注:专业任选课,原来未开设。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

更契合培养目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的要求。注:专业任选课,原来未开设。

土工合成材料

更契合培养目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的要求。注:专业任选课,原来未开设。

删减课程

硅酸盐工艺

内容与土木工程材料重复,专业任选课,不开设

混凝土外加剂

内容融合到混凝土设计与检测课程中,专业任选课,不开设

材料物资管理

与实验室管理相融合,专业任选课,不开设

道桥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与培养目标相关性不大,专业任选课,不开设

调整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更契合专业岗位需求和工程教育认证需求。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

简化基本理论试验,更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物理化学实验

 

6.教材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实用

课程标准制定后,不再拘泥固定教材,但是必须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选用或者编写教材,强调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教学思路;根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的岗位工作过程的工作顺序和所需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来组织编写,并将相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试验规程等纳入其中。目前已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混凝土设计与检测》,并且还和交通出版社签订教材编写协议,将出版《土工合成材料》、《基层稳定材料》、《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实验室管理》和《沥青混合料检测技术》等教材。

 

三、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1. 教师与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仍然需要大力提升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教师或管理者不愿承担主要责任,而把责任推给学生,总是认为学生质量不好。解决方法:大力培训,宣讲责任意识,使教师与管理者主动承担课堂教学的主要责任。

2. 课程集约程度仍然不高

(1)专业课仍然有压缩的空间。虽然每门课都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但是具体到课程的每个知识点,其贡献程度并不十分清晰,多余的内容或水分还普遍存在。解决方法:制定课程本身的矩阵图,列出课程知识点与课程目标的逻辑关系,删除多余的水分。

(2)基础课与专业的对接仍然不够。部分基础课教师对专业的关注差距较大,停留在照搬可考核指标点,盲目拼凑课程标准上,对后续课程的要求了解不足。解决方法:采用“认领法”,由后续课教师认领先修课的内容,没有明确目标的课程内容可以删掉。

3. 自我成长模块仍然不够清晰

    对于自我成长部分的内容与标准,二级学院不够清楚。解决方法:由学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解读。

 

 

 

 

 

专业建设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专业建设:
  • 下一个专业建设: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网站管理 |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250357· 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邮编:250023· 威海校区:威海市新威路115号 邮编:264200
    Copyright © 2002-2012 山东交通学院 版权所有